
我國童裝產業聚集地面臨選擇
- 發布時間:2014-04-26 作者:spolo 來源:www.jerryreynolds.com
- 近年來,我國童裝產量增速較快。隨著嬰兒服裝配額的取消,從2002 年開始,江蘇、廣東、上海、山東幾個出口大省的童裝生產明顯增加。2003 年全國童裝總產量已突破 11 億件,比 2000 年增加 50%。然而,在童裝總量快速增長、聚集地態勢漸趨明晰、產業日益成為解決就業、致富一方的成長性經濟的同時,我國各童裝聚集地也面臨著新的選擇。
企業遍地開花
統計數字顯示,廣東童裝產量已連續兩年超過 3 億件,占全國童裝總產量的 30.55%;浙江省童裝產量約為 2.3 億件,占全國童裝總產量的 22%左右,該兩省的童裝產量占到全國半壁江山。江蘇、福建、山東、遼寧、湖北、上海、天津等 7 個省市的童裝產業分別占全國童裝總產量的 9.65%、8.14%、5.53%、3.62%、3.31%、3.26%和2.76%。這 7個省市的童裝產量約占全國童裝總產量的 36.27%。
由此可見,我國童裝生產集群化態勢十分明顯,其中,猶以廣東佛山和浙江織里兩大童裝產業集群發展迅速。浙江織里鎮童裝生產企業約 6,000 家,年童裝產量 1.2 億件,產值 300 億元,擁有童裝、棉布等六個專業市場,年市場成交額 93 億元。佛山環市鎮擁有童裝及相關企業2,300 家, 童裝年產量達 1.7億件, 年生產總值在 35 億元以上,出口創匯達 2,000 萬美元。另外,在江蘇常熟、福建石獅都出現童裝企業聚集現象。常熟是以外加工為特點的企業集群,而石獅童裝則是以專業批發市場為依托的企業集群。這些地區都具有強勁的發展后勁和增長潛力。在童裝的主要產區中,品牌集中度最高的是上海、北京和深圳。其中上海童裝品牌數量和知名度都在全國位居榜首。
在成人服裝競爭激烈、一些大類品種增長趨緩的形勢下,童裝產業發展除了產量增幅最大的福建省,浙江、山東、湖北、廣東也都有不俗表現,同比分別增長 13.00%、11.7%、10.99%和 8.00%。云南、甘肅兩個西部省份的童裝產量也有大幅提高,表明西部經濟實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為童裝產業形成新的聚集地展示了空間。
產品良莠不齊
由于童裝所需設備簡單,技術要求不高,投資規模不大,投資回報相對樂觀,一般的童裝企業準入門檻較低。這使我國童裝產業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即 100 人以下的生產規模成為童裝企業的主流;個體投資的家庭式生產仍占有絕對主體地位;大量以批發市場銷售為主的劣質、低檔、無品牌、無環保保證的產品也蜂擁而出。
這種情形,更多地發生在具有成本優勢的童裝生產聚集地。原創不足、習慣抄襲,眾多企業擠在同一通道,靠廣告宣傳或低價競爭搶奪空間有限的利潤,并對真正高質量、高品位、個性化的童裝品牌造成威脅,也使本區域童裝企業平均利潤率下降,對聚集地自身的信譽和發展也構成負面影響。
呼喚錯位競爭
目前,一些出現在大中城市商場或專賣店的童裝品牌,正在通過自己的原創型、個性化、綠色環保和市場細分化,讓自己從低價競爭的層面上脫穎而出。近年來,這個層次的品牌成為投資的熱點,許多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投資者敢于高起點涉足該領域,并直取大商場或專賣店。不僅娃哈哈、太子奶等業外企業相繼進軍童裝產業,美國著名快餐連鎖“麥當勞”今年開始全球同步運作,叩響了中國童裝高端品牌市場的大門;一些成人裝生產企業和紡織類上市公司也向國際化童裝品牌層面延伸:杉杉的童裝品牌小杉哥、森馬的童裝品牌巴拉巴拉、華聯集團的“維歐佩爾”(Veaopel)等,都在嘗試一條經營文化和國際合作的路線。
業內人士認為,以批發市場銷售為主的低檔產品競爭相當激烈,盈利空間已極其狹小,企業淘汰率非常高。那些仍未拉開檔次、形成特色的童裝聚集地必須加快培育和吸納設計人才、建設現代化信息系統,并適當地推動小企業之間以品牌為紐帶的組織結構調整,快速建立起自己不同層次的品牌集群。
色午夜婷婷丁香五月,亚洲精品婷婷丁香综合,丁香成人社区色婷婷_高清